關于自動化戰(zhàn)略CIO應提出的五個問題
如果人們具有足夠的耐心、毅力、運氣和時間,那么應對幾乎任何事情都可能采取明智的策略。
這就是一些成功的業(yè)務和IT方法出現的方式:反復試驗和不斷變化的環(huán)境最終導致可持續(xù)的、有目的的計劃。許多混合云架構最初是偶然產生的,例如, IT計劃、企業(yè)收購,還有SaaS應用程序。一旦利益相關者意識到潛在的優(yōu)勢,其戰(zhàn)略就會在事實之后出現。
自動化通常遵循類似的模式。企業(yè)需要自動執(zhí)行單元測試或安全掃描,自動執(zhí)行應收賬款流程或人力資源入職表格,這似乎正在成為運轉良好且高度自動化的機器。
人們實際上可以將一些事情實現自動化,并不需要“自動化所有事情”。
Red Hat公司技術布道者Gordon Haff說:“自動化的一個吸引力在于它是漸進式的。在許多情況下,這是通過傳統(tǒng)系統(tǒng)管理員甚至站點可靠性工程師的視角實現的自動化。可以讓多次人工執(zhí)行某件事實現自動化,這樣就不必再重復。”
由Bash公司和其他自動化友好的編程語言、RPA工具和其他技術之類的支持的這種增量方法非常棒。然而,它本身并不構成一個計劃。IT領導者可以構建一個戰(zhàn)略框架,以支持和鼓勵漸進式自動化,同時確保IT團隊將時間和資源花費在與更廣泛目標一致的領域。
Haff說:“自動化也可以更具戰(zhàn)略意義。”IBM公司自動化部門負責Dinesh Nirmal指出,“可以讓員工專注于戰(zhàn)略優(yōu)先事項在哪里?”
企業(yè)的自動化策略有多可靠? 采用明智的策略——尤其是當它們覆蓋已經完成的工作時,這適用于許多業(yè)務的自動化,通常從提出正確的問題開始。以下是IT領導者應該詢問的五個問題,以確保他們通過自動化戰(zhàn)略做出面向未來的正確選擇。
1.這與企業(yè)的總體目標有何聯系?
第一個問題是最合乎邏輯的,如果自動化在企業(yè)是一系列一次性的措施,那么通常會被忽視。
Snow Software公司運營副總裁Becky Trevino說:“雖然首席信息官在決定自動化戰(zhàn)略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,但他們應該問自己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:‘自動化將如何幫助我們公司實現需要的業(yè)務成果,并在4~5年內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?”
考慮一個廣泛的目標(企業(yè)可以用自己的特定目標來代替)“增加創(chuàng)新”。從本質上說,企業(yè)從采用新技術到流程變更等實施增量自動化工作都應該問:“這是否有助于增加創(chuàng)新?”
Trevino說: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自動化對企業(yè)來說是一件好事。”
如果答案是“否”或“不確定”,那么需要進行更多的盡職調查。Trevino警告不要采取取巧的方法:自動化的成功取決于協(xié)調一致的努力,而不是霧里看花。
例如,如果想通過將人們從無意識的任務中解放出來,使他們能夠專注于更重要的工作來加強創(chuàng)新,則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來說明企業(yè)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。
Trevino說:“實施自動化的團隊需要知道實現創(chuàng)新是主要的業(yè)務成果。自動化是他們用來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,他們需要為人員和流程制定計劃,以確保真正實現將人們從低價值工作轉移到高價值工作的結果。”
2.是什么讓員工感到沮喪和頭痛?
Haff描述的漸進式自動化方法通常是一些員工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:這項任務占用了太多的時間,否則會加重負擔,那么如何實現自動以便可以處理其他事情?
同樣的原則可以指導更高層次的自動化優(yōu)先級思考。自動化如何減少人們工作中的苦差事,同時可能減少過程中的錯誤?
Netomi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兼首席執(zhí)行官Puneet Mehta說:“首席信息官應該找出導致員工沮喪或焦慮的領域。消除這些將對文化產生積極影響。”
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IT內部,而且適用于所有業(yè)務部門。企業(yè)需要找出重復的、低效的,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任務和流程。
Mehta說:“例如,當需要跨多個系統(tǒng)更新客戶數據時,自動化這個過程可以確保它不僅正確且一致地完成,而且可以立即完成。正是這種平凡的工作會讓員工感覺自己像機器人,并導致工作倦怠以至于離職。當員工被授權專注于更高級別的任務時,將會看到滿意度上升。”
3.團隊對此有何反應?
不要假設每個人都愿意接受自動化,即使遵循一些建議。工作保障問題是一個主要原因,但也存在其他文化挑戰(zhàn)。因為更好的自動化方法讓現有員工覺得他們被賦予了超能力。
在評估自動化決策時,需要考慮團隊可能會如何接收結果。無需成為管理專家即可辨別希望人們接受自動化。如果不得不強制進行更改的話,那么這是一個危險信號。
Anyscale公司工程主管Waleed Kadous說:“如果自動化只是用一個繁瑣的過程代替另一個過程,那么它很可能會失敗。如果需要授權來確保采用,那么可能做錯了什么,特別是在這個早期階段,如果這是企業(yè)進行的首批自動化之一。”
人們無法完美預測新流程或更改將如何推出。但在制定戰(zhàn)略時,當然可以征求團隊的意見和反饋。如果對上述問題的回答“我不知道”并不比“他們會討厭這個”要好。
Kadous說:“最好的自動化方法會讓現有員工覺得他們被賦予了超能力。他們認為現在可以做很多很酷的事情!如果積極地傳播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。”
4.將如何衡量自動化成功?
對于任何策略來說,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;如果預計來自IT或其他部門(包括其他企業(yè)高管)的最初阻力,它會特別有用。
Kadous說:“選擇具有可衡量收益的自動化項目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開始階段。作為首席信息官,需要向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提出組織內部自動化的案例,企業(yè)需要建立成功的組合。”
在自動化計劃的早期階段,測量常常被忽視。這可能是增量或一次性自動化方法的副產品,其中“衡量”可能只是意味著這是否解決了問題。
衡量自動化的好處并不需要比這更復雜。
Kadous說:“它不必太花哨:人們坐在旁邊并記錄他們所做的事情即可,而研究大有幫助。節(jié)省時間是在企業(yè)的策略早期優(yōu)先考慮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。這很簡單:可以計算之前花費多長時間,計算它發(fā)生的頻率,衡量新方法,然后就可以非常快速地衡量生產力的提高。”
這有兩個好處:第一,它可以很容易地傳達自動化的好處并建立信任。第二,它還為企業(yè)的自動化策略提供了一個自然的順序:優(yōu)先安排將節(jié)省最多時間的工作。
Kadous說:“最終,自動化將變得更加難以證明投資回報率,但企業(yè)仍將基于過去的成功所建立的信任來實現自動化。”
5.如何不僅實現自動化而且進行了改進?
從長遠來看,企業(yè)采用自動化戰(zhàn)略可以實現更雄心勃勃的目標,不僅僅是在一兩個棘手的流程上節(jié)省時間或成本,而且實現完整的工作流程自動化。提出的最后一個問題應該設想這對于企業(yè)來說是什么樣子,并且看起來更理想,將超出了最初帶來的好處,例如節(jié)省時間或成本。
Haff說:“在企業(yè)使用自動化解決方案在何處通過復雜事件處理等技術實施工作流?以這種方式處理,自動化實際上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產力和效率。削減成本只是一種副產品。”
他表示,沒有優(yōu)化的自動化往往會產生低效或不理想的結果。如果將一個中斷的流程實現自動化,那么只會使它運行得更快、更頻繁,就像沒有安全性的DevOps可能會導致團隊更頻繁地發(fā)布易受攻擊的代碼一樣。
Mehta說:“為了更好地利用自動化,重要的不是簡單地復制人類完成任務的方式并用機器完成任務,而是著眼于最終目標,找出一條更快、更有效的途徑。企業(yè)可以利用自動化技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完成任務。”